第一百六十六章 背靠东非好乘凉 (第2/2页)
实际上赫尔曼早就对东非这个国家比较好奇了,在两人过去的通信中,休斯经常会提到东非,只不过因为通信费用比较高的原因,两人联系的频率算不上太高,一年下来可能就一两次,而且以报平安为主。
休斯回答道:“那是自然,可以说比属刚果的一切都和东非息息相关,如今比属刚果的很多产业就是东非人投资的,而且东非基本上是比属刚果附近唯一的文明国家,所以除了和本土打交道以外,东非和我们关系最密切。”
“前段时间,东非还打算联合非洲中部四个国家,对包括我们比利时境内的地区进行交通规划,建设铁路和公路等项目,可惜因为战争的原因,暂时被打断了。”
“如果不是因为欧洲战争,德国和比利时变成了敌对国家,现在估计已经开工了。”
可以说比利时和德国的关系十分尴尬,毕竟当初大家在非洲合作还是比较融洽的,现在却成了反目成仇的敌人。
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德国入侵比利时肯定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但是法国未必就是什么好东西。
德国的施里芬计划之所以选择比利时为切入口,可以说和法国的缺德军事部署有关。
而法国的军事部署,还能和前世大名鼎鼎的马奇诺防线扯上一些关系,其实在一战前,法国就布置了一个弱化版的马奇诺防线雏形。
毕竟法国和德国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从普法战争之后,法国的大部分军事行动都可以和德国扯上关系。
所以法国政府就开始部署从两国边境一直到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防御工程,这些工程构成的防御体系虽然不至于像马奇诺防线那样紧密和系统,但是也极大增加德国的压力。
其实,一战前法国政府成功预测了德国军队未来的部分计划,所以法国政府根据这些预测制定出了所谓的第17号作战计划。
第17号作战计划是基于法军总参谋部对德军进攻计划的假设之上,鉴于法军已经在边境地带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法军正确的估计到德军不会在正面直接发起进攻,而是经比利时和卢森堡绕过法军的边境要塞体系进攻法军的侧翼。
也就是说法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德国可能会绕开法国的东方防线,从比利时或者卢森堡借道,进而进攻法国本土。
这正中法国人的下怀,法国人秉持着以邻为壑的思维,从一开始就打算将比利时作为两国的战场。
和德军一样,“速战速决思想”在法军中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东方防线显然会以防御为主,这样比利时就同样沦为法国对德运动战的主要突破口。
只要战争不在法国境内打,那法国政府丝毫不心疼,这也是吸取了普法战争的教训。
所以说比利时被德国入侵,和法国脱不开关系,前世二战时法国可能同样是抱着类似的思维,才没有延长马奇诺防线,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二战德军的战法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次元了。
赫尔曼:“我们来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布鲁塞尔,距离安特卫普已经很近了,这也是我下定决心带着家人来投靠你的主要原因,现在两国成了敌人,之前的合作协议自然成了一张废纸,只希望东非不会学德国那样趁火打劫。”
赫尔曼在内心里对东非是有些忌惮的,毕竟东非和德国一样都是德意志人的国家,这个时候比利时本土都被德国入侵远在非洲的比属刚果说不定就有可能被东非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