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阿司匹林” (第1/2页)
当然,卡宾达铁路的建设虽然困难,但对东非而言并不是不可能完成,因为修建黑森铁路时积累了巨量经验,所以这条跨越刚果河的热带雨林铁路,可行性相当高。
唯一的缺憾是卡宾达没有直达罗安达的铁路,西部沿海铁路的起点正好就是卡宾达对岸的索约镇,也就是刚果河口南岸,切断了卡宾达和南部安哥拉城市的直接联系。
不过当前,卡宾达市可没有罗安达市那样的底气,能争取到金沙萨铁路延伸到卡宾达市就算“烧高香”了。
当然,卡宾达市政府的这种想法也没有问题,可一但卡宾达市的石油资源得到开发后,那时卡宾达完全有能力晋升为东非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毕竟卡宾达一地的石油资源就相当于前世远东帝国全国石油资源一半左右,加上海港城市这些区位条件,以及政策上的倾斜,其重要程度对东非而言,远在罗安达之上。
……
随着“三部”建设,带动的是东非全国资源向这三个地区转移,当然包括新的学校和医院。
不过当前这些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自然无法和中,东部相比,就拿卡宾达市举例。
卡宾达全市只有一家医院,而且整个医院只有七十多人,相当于一千多人里才有一名医生。
不过这也比西部的整体水平强的多,整个西部约三千人才有一名医生,卡宾达作为城市,所以已经算是情况比较好的,而且卡宾达城市级别高才能如此,如果是其他落后城镇只能更低。
“罗浮先生,今天又送来两个患者。”
今天市医院送来了两名患者,无一例外都是黑人,从这一点来看东非的黑人劳工貌似待遇不错,毕竟医疗作为稀缺资源,还能用到黑人身上,在19世纪的大环境下,显然有些“浪费”了。
当然,东非不可能真的这么好心,无偿为其治病,除了其是东非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以外,这些土著患者还是重要的医学素材。
毕竟19世纪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素质,那是极其落后的,而想要提高医生素质就必须多临床试验。
显然,这個实验体不适合拿本国公民来充当,而黑人就不一样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药方和治疗手段,这也是东非医学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浮习以为常的看着自己的患者,倒是没有急着上手,而是让自己的学生先看看情况:“布朗斯,你先看看是什么情况,然后告诉我。”
一个稍显稚嫩的青年,在戴好手套后,说道:“是的,老师。”
他将来到两名黑人面前,开始观察和询问症状,在原葡萄牙人的统治下,这些黑人只会简单的葡萄牙语,或者一些指令性德语,显然无法回答他的专业性问题。
所以布朗斯只能通过对病患部分的分析来确认病症,他先是测量了体温,然后动手掰开黑人的嘴巴,观察舌苔的状况,然后是对病灶进行检查。
在观察了几分钟后,布朗斯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老师,这个症状看起来应该是某种炎症,患者身体带着高温,伤口带有红肿的瘢痕,界限清晰……看情况拖延了很久,不过具体问题就不知晓了。”
罗浮点点头道:“这些都是基本的,应该是某种皮肤病,我倾向于是丹毒,毕竟之前的一些病人也有类似案例”
“《本草纲目》记载:‘柳叶…小儿丹毒。用柳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所以柳叶中肯定含有某种化学成分,这说明在远东帝国古代就有很好的疗效,不然不可能被详细记录,当然,具体还要看是否对症,不过我们这里没有柳叶,所以可以先开些消炎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