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深入 (第2/2页)
“说的有道理,除非葡萄牙人恢复百年前的荣光,不然他们就算在此期间发动战争,也不可能轻易取得进展,毕竟我们对他们的封锁更加严格,但是东非对莫桑比克的了解都只有五六分,莫桑比克对东非的了解恐怕只有一两分。”赖斯说道。
赖斯实际上已经足够抬举葡萄牙人了,葡萄牙人的情报系统这些年来对东非的收获,不说功半事倍。也可以说一事无成。
因为在葡萄牙本土都没有精密的情报系统,更何况是莫桑比克这种殖民地。
实际上不止葡萄牙,这个时代欧洲国家的情报系统大多数都是废物,就拿上一次普法战争来说,拿破仑三世获取前线德军的重要渠道居然是后方的报纸。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欧洲没有户籍政策,人员在各个国家流动,尤其是战争期间,哪里发生战争,就会引起欧洲的人员大流动,而且欧洲国家面积小,有什么风吹草动非常容易被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不需要在情报方面下太大功夫。
多花点经费,效果根本比不上在欧洲多交几个朋友,多攀几门亲戚,依照欧洲贵族们的复杂关系,他们是最容易打探消息的来源。
从中央到地方,贵族把控着欧洲的一切,尤其是基层,地主贵族是直接联系当地居民的枢纽,贵族老爷们把控着当地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信息。
当初东非能从南德意志移民这么多德国人,就是通过和南德意志贵族之间的交情,在人口暴增的乡村地区,人就是不值钱的数字,割一茬,还会长一茬。
而依照德国的人口密度,就更是如此,所以东非消化这些过剩人口,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
毕竟人口超出承受范围,那就必然会引发社会性问题,而德国又不像英国那样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如果英国人能多生点,恐怕英国政府会很高兴,总有地方安排他们,毕竟连罪犯都有一块大陆可以流放。
德国人口必然会向东非这种“同文化地区”外溢,当然,这个过程已经随着德国工业化完成而消失,现在德国成了世界上新的人口输入国。
但是发展程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的奥匈帝国暂时还无法摆脱这种情况,但是奥匈帝国每年人口流出并不算多,每年都保持在比较合理的区间,除非是战争年代的特殊情况,就像上一次的意奥战争,导致威尼斯地区人口大量流失。
这对于奥匈帝国而言是好事,东非吸收的奥匈帝国移民,很多都是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极大程度缓和了奥匈帝国的民族矛盾。
当然,东非这么干也引发了一些负面的效果,那就是德国和奥匈帝国不再像前世那样咄咄逼人,毕竟社会矛盾缓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统治危机,也就不需要通过极端的战争手段来转移。
最主要就是体现在上一次俄土战争中,奥匈帝国就没有上演前世那副趁火打劫的丑恶嘴脸,现在俄奥关系远没有前世那样尖锐,俾斯麦得以继续维护欧洲三国同盟的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