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归国 (第2/2页)
“艾德利斯先生,我可以去移民安置点看一看么?”艾德利斯的话引起了威尔斯的兴趣,东非的临时移民安置点是东非老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他的父母就是住过的,所以他很想见识一下。
“当然,不过你们要抓紧时间,下个星期六,你们就要离开了,不能在这里常住,未来想在逛逛达累斯萨拉姆市难度就大了,毕竟布拉瓦约距离达累斯萨拉姆市可是很远的。”
布拉瓦约距离达累斯萨拉姆市的距离,放在欧洲都足够出国了,所以艾德利斯这么说。
……
随后,在处理好行李后,艾德利斯就带着威尔斯去“忆苦思甜”。
东非移民安置点依旧采用的是集体宿舍,不过都已经换成四人间,空间得到极大改善。
在集体宿舍的楼顶修建了水塔,通上了自来水,这也使得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的卫浴,食堂依旧是公用的,但是食堂就独占了一栋楼,分为两层。
“在东非不需要太多衣物,和床上用品,以前配发的老式军服也换成了世面上常见的工装款式,如果不加上标签,基本上看不出来和东非人的区别。”
“同时我们专门为移民还建立了语言学校,这在以前东非是不存在的,教育的发展让我们能提供更多的教师资源,不再需要移民自适应。”
“这就是一个超大型社区,也被达累斯萨拉姆市市民称为‘超大型学校’,每年可以安置一万人居住,不过现在达累斯萨拉姆市的移民数量已经没有之前多,每年可能也就三四千人。”
“现在东非的移民政策改变了么?”
“有这一原因,不过还有其他新建港口城市分流的原因,东非目前港口城市已经达到了十八座,而不是像以前只有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市才有承接能力。”
在威尔斯看来,现在东非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就连这种临时的移民安置点都建设的相当不错,那布拉瓦约肯定也是值得期待的地方。
“以前东非接收人口的标准已经被重塑,现在能到东非安家落户的都是有学识或者技术的人才,这也是东非很大的一个变化。”艾德利斯在一旁介绍道。
“当然,东非的发展,还是通过铁路沿线来观察最为直观,刚好你们是要通过中央铁路去布拉瓦约的,沿途就可以看看这些年来东非的建设情况。”
作为移民署远东,艾德利斯去过国内很多地方,所以对东非近十几年多年来的发展,他是最有感触的。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东非一个大发展时期,东非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对国家的再塑造,工农业都得到大力发展,农林牧渔,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城市村镇都可以直观反映东非的变化。
这些建设成就,通过报纸再展示给东非国民,塑造了新一代和老一代国民的集体荣誉感,整个东非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
当然,在这种盛世场景的上空,战争的阴云已经密布,随时可能让整个非洲大陆燃烧起来,同时也是东非承平日久后的一次大考,检验东非除了善于建设以外,能否保住自己的丰收果实。
(本章完)